聚氨酯软泡的主要功能是缓冲。 聚氨酯软泡常用于沙发家具、枕头、坐垫、玩具、服装和隔音内衬。
聚氨酯硬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,其导热系数低,仅0.022~0.033W/(m*Κ),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,是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,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、冷库保温隔热、管道保温材料、建筑板材、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。
对于聚氨酯泡沫,国际上是否作为不可或缺的建筑装饰材料,想必相关部门是清楚的。事实上,国内一些建筑装饰企业看重的是它的优势,比如与同类产品相比,装饰效果比较好,粘结强、防震抗压、具有超低温热传导率、隔音等,因而在建筑装饰中大量被使用。正因为有这样的优势,相比几次亡人的火灾,自然不会给整个建筑装饰市场太大的冲击。
对于聚氨酯泡沫的控制,依然停留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。不少地方也出台了相关规定,深圳就出台了《关于禁止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聚氨酯泡沫材料装修、装饰的公告》,并对公共场所落实检查整改。而至于建筑的外立面使用聚氨酯泡沫,似乎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。从上海"11·15"火灾案来看,控制聚氨酯泡沫的使用,显然不能仅停留在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、商场、超市等公共场所,对于人口密集的企业用房、高层居民住宅的外立面包括室内装修同样需要控制,并且有必要规定或采取强制的措施。
事实上,不仅是聚氨酯泡沫,国内的建筑装饰材料可谓琳琅满目,难免鱼目混珠。由此,在关乎人命,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下,确实需要相关部门对建筑装饰材料疏理一番,或权威发布,让公众明晰发生火灾时,哪些有毒甚至剧毒,哪些安全性比较高,让公众理性选择,这同样也是防患于未然。
火灾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,完备的防火设施、人们的防火意识、快速的应急救援机制,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或降低危害,但最大程度上控制或叫停使用诸如夺命的聚氨酯泡沫等剧毒材料,也须纳入防火系统工程范畴。同样,对于房屋建筑如何防火,发生火灾时如何利于救援,都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考量,也就是从源头上堵塞漏洞,减少悲剧的发生。